|
2022年度江苏省粮油学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 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行业2023年优秀科技成果 大豆适度加工技术装备及智能化控制系统开发与示范 | |||
| |||
成果简介 本课题“大豆适度加工技术装备及智能化控制系统开发与示范”来源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宗油料适度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及智能装备研发与示范”项目,编号:2016YFD0401402-04。针对传统油脂制取过分追求产能和规模,导致油料资源利用率低、营养品质下降、加工助剂用量大、精准化程度低等问题,研究大豆适度加工及节能减损以及智能化控制技术,构建节能降耗加工技术和智能化装备体系,并进行生产示范应用推广。 本课题在无锡开发了大豆适度加工技术配套装备4台(套),大豆适度加工关键技术1项,获得专利3项,发表论文2篇,查新报告1份,检测报告4份,科技成果评价证书1份,技术成果超额完成课题任务书的各项考核指标。 课题成果分别在安徽德运粮油有限公司、中粮艾地盟粮油工业(菏泽)有限公司、山东兴泉油脂有限公司进行了应用示范。2021年通过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组织的专家验收,鉴定结论:该成果在大豆适度加工系统智能控制豆粕质量关键技术与大豆原料精选机、豆粕实时检测成套装置、一体式脂肪酸捕集器装置、乙二醇型“干冰”冷凝装备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推广分析 1、成果创新点 (1)新工艺技术:系统智能控制豆粕质量关键技术 确定了影响豆粕的重要指标和关键工艺。实现指标的自动控制,使产品指标快速、精准、稳定。具有如下优点:①具可准确有效地实时监测豆粕质量;②提高产品质量和品质稳定性;③精准控制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著。新工艺与常规工艺比,2000t/d大豆加工厂每年可因此带来500万元的收益。 (2)关键装备:大豆原料精选机 使用于所有涉及大豆的加工生产线,通过参数设定,优选满足业主要求的大豆原料,满足实际生产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在精度、带出比率等主要技术指标得到较大优化。 (3)关键装备:豆粕实时检测成套装置 该装置能智能控制水分添加、豆粕回添等,实现无人化操作,降低人工成本,流量控制更稳定,方便生产过程中的管理和控制。 (4)关键装备:一体式脂肪酸捕集器装置 该系统可根据需要自动调节得到不同浓度的高VE含量馏出物,降低VE损失率,提高了植物油中VE等营养物质含量。 (5)关键装备:乙二醇型“干冰”冷凝装备 该装备脂肪酸等可凝性气体的捕集效果好,蒸汽消耗大大降低,自动化程度高,减少运营成本。 2021年经过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组织的专家验收结论:以上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成果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大豆原料精选机研制成功后,在安徽德运粮油有限公司进行应用示范,于2020年2月份试运行成功。经计量及测试,该生产线工艺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取得理想应用示范效果。 我国2021年大豆油产量为1820万吨,若10%的产量(182万吨)应用于本课题技术成果,大豆油得率按17%测算,大豆原料约为1070万吨。根据本项目在上述示范生产企业中的应用检测数据,大豆原料精选机精选率提高0.2%,则大豆原料得率提高0.2%,大豆油每年增加产量3638吨,大豆油按8000元/吨计,全年可增加收入2910.4万元;常规工艺蒸汽消耗40kg/t油,乙二醇型“干冰”冷凝装备蒸汽消耗5.06
kg/t油,节省了蒸汽6.359万吨,按蒸汽200元/吨计,蒸汽节省1271.8万元;豆粕实时检测成套装置、一体式脂肪酸捕集器装置也可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植物油中的VE等营养物质含量。 本项目在粮油加工行业的应用,不仅缓解技工短缺的困境,应对人工成本的上涨,也能提高大豆油的得率,有限降低生产能耗,提高产品质量,给企业带来长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推广该技术一方面提高油脂加工企业的竞争力,推动行业朝着先进性、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适度加工为大豆油保留了更多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3、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意义 本项目研制的大豆原料精选机、豆粕实时检测成套装置、一体式脂肪酸捕集器装置、乙二醇型“干冰”冷凝装备主要应用于大宗油料特别是大豆适度精准加工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处于国内行业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