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度江苏省粮油学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 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行业2023年优秀科技成果 政策与市场的耦合——基于储备粮管理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 |||
| |||
1.成果所属学科领域、主要内容、技术经济指标等 本书图书类别为F 经济,属于经济学科领域。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粮食安全是涉及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稳定的全局性、基础性的重大战略问题,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中国粮食改革历程的实践说明,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目标与粮食市场化改革趋势之间的耦合,已经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变迁过程。由于传统的中国粮食行业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政策,至今依然一定程度上存在“路径依赖”,在健全粮食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共同作用下的粮食流通体制相互影响。毋庸置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粮食行业发展阶段,粮食政策目标也相应有所调整,最终实施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市场与政策的耦合度。所以,设计适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的粮食市场化运行模式尤为重要。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家政策执行与市场调控运行耦合的主要载体,在高质量发展粮食经济、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过程中已经发挥也必将进一步发挥愈来愈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主力军”作用。 本书以设计适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的粮食市场化运行模式为目标,对国际粮食市场及国内粮食市场进行深入剖析,系统梳理并分析中国粮食政策变迁历程,以粮食宏观调控政策与粮食市场之间的耦合程度为衡量指标,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探索,为建立和完善中国粮食市场宏观调控机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的顺利实现建言献策。同时着重以中央事权粮油政策执行和中储粮集团公司运行为典型案例,最终提出了国家粮食储备政策与粮食市场运行耦合的实现路径,具有很高的科普性和实用意义。 2.发现、发明及创新点: 本书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本书从国内外粮食市场分析和中国粮食政策变迁入手,探讨如何为建立和完善中国粮食市场宏观调控机制,达到有效的政策与市场耦合程度,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的顺利实现。着重以中央事权粮油政策执行和中储粮集团公司运行为例探讨政策与市场的耦合设计,最终提出了粮食储备政策与国家粮食安全问题耦合的实现路径。 2.本书紧密结合作者工作实际,通过多层次、多对象、多方法、多视角的研究,较为完整地论述了相关粮食储备安全的历程、途径和案例等,提出实现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新思路,为农业及粮食安全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等相关专业人员提供了一个聚焦前沿、深度分析、融合展示的视角,对读者深刻理解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艰巨使命和核心理念有着重要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3.与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同类技术的综合比较 关于政府政策调控与市场机制运行,马克思在凯恩斯之前就明确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都接受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是通过政府计划和政策的全面干预才能实现的观点。马克思关于政府调控政策的思想证明,宏观调控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粮食商品的特殊性和粮食企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必须依靠政府进行必要的保护。西方政治经济学对粮食调控政策的分析可以归纳为主要有三种方法,即保护系数、比较优势和单个市场分析等。 对于政府宏观政策与市场机制调节的研究,代表人物主要有:吴敬琏、厉以宁等。吴敬琏著的《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战略与实施》一书中,提出了政府政策干预与市场经济运行兼顾的问题,设计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及建议。厉以宁主编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书中,充分借鉴西方经济学政府政策干预经济的理论,详细论证了政府政策与经济活动的关系、政府的经济政策手段等等。曹宝明、李全根等在《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挑战与对策研究》中认为,粮食安全战略是国家安全战略中的优先战略。粮食安全面临粮食工业的外资垄断、粮食进口的大国效应、粮食品质的消费安全以及粮食流通面临的矛盾和挑战等。 4.第三方评价(限近两年的成果评价报告或项目验收意见) 国内外对粮食安全问题始终高度关注,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中储粮集团公司袁华山同志的这本专著,从粮食政策调控与市场机制运行耦合的角度,结合自己近30年的工作实践,运用多种方法来研究粮食储备安全,它是在粮食经济领域少有的、有一定开拓性的作品,很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尤政 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副校长 粮食问题事关全局,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聚焦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粮食安全的迫切要求。袁华山同志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结合自己本职工作,思考通过政策与市场的耦合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值得肯定。 程国强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安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粮食安全是涉及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稳定的全局性、基础性的重大战略问题,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本文作者从国家储备粮管理的视角,对我国粮食储备政策和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很有见地和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于粮食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我相信这是一本很好的参考读物。 华仁海 教授 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 5.推广应用情况 本书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发行量为0.2万册,已被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向国资委推荐为科普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