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方案(试行) | |||
| |||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做好粮食市场和流通文章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抓好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的意见》(财建〔2021〕177号,以下简称《意见》)落地见效,现制定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持续开展“中国好粮油”行动,聚焦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着力优化粮食供给结构,促进粮油品质提升,打造优质粮食品牌,搞活粮食市场和流通,加快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一)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促进资源要素向品种选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集聚;更好发挥政府政策扶持和引导作用,健全市场监督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理念,完善优质粮油标准,强化标准执行,实施全过程质量监管,提高品质、提升品牌,更好满足粮油消费升级需要。 (三)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抓好“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突出资源整合、特色挖掘、动态管理、信用监管,加强技术创新、标准制定、品质追溯和市场评价,提升粮油品牌市场竞争力,提高粮食产业质量效益。 到2025年,优质粮食供给更加丰富,粮食品质明显提升,粮食品牌体系更加完善,粮油品牌和营销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建立一批优质粮源基地,完善一批引领优质粮食的相关标准,培育一批优质粮油品牌,优质粮食增加量年均增长10%以上。充分融合“好粮油”销售示范点、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军粮供应网点和主食厨房等,健全线上线下营销体系,加快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转变。 二、重点任务 (四)引导优质粮食种植 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坚持因地制宜,引导优选优质品种和示范种植,支持推广优质品种集中连片种植,推行适度规模经营。结合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粮食品种结构,促进优质品种和特色品种向优势产区集中,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相统一。 推进粮食种植标准化。充分发挥粮食产业龙头企业和种粮大户的带动作用,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推动实行种植品种、肥水管理、病虫防控、技术指导、机械作业标准化生产,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加快转变粮食产业发展方式,促进粮食产能稳定、品质提升、农民增收、效益增加,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立合作联结机制。支持“好粮油”示范县建设优质粮源基地,鼓励由一家企业牵头或多家企业共同发起,组织粮食产后服务中心、质检机构、加工企业、收储企业、粮机企业、基层供销社与科研院所、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村集体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组建粮食产业化联合体,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根据市场需求实施优质粮食订单生产,完善优粮优购市场化机制,向下游延伸推动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 (五)提升粮油产品品质 强化标准引领。分品种筛选粮油品质核心指标。鼓励因地制宜制定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评价体系,完善粮食质量标准体系。持续开展企业标准“领跑者”活动,鼓励企业推行更高质量标准,加快优质粮油产品品质等方面标准的推广实施。建立全国主要粮食品质和营养成分数据库,健全品质评价方法标准。 推动全链条品质提升。支持各地立足自然禀赋,推动稻谷、小麦、玉米、青稞、杂粮等谷物和大豆、花生、油菜籽、葵花籽、亚麻籽等油料作物全链条多业态融合发展。鼓励分品种分仓分等级储存,实行成品粮低温储存,提高绿色储粮水平。引导优化加工能力布局,倡导稻谷、小麦适度加工,减少资源浪费和营养流失;支持精深加工发展,延长产品链条,提高粮食加工综合利用率,实现“吃干榨净、循环发展”。聚焦解决产购储加销各环节品质提升的难点和“卡脖子”问题,推动全链条协同联动,加强全过程品质监测,实现标准化、精细化管理。监督指导粮食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逐步建立粮食品质追溯体系。 丰富优质产品供给。大力发展全谷物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开发优质粮油新产品,增加多元化、定制化、个性化产品供给。推进主食制品工业化、社会化供应,积极发展方便米饭、米粉(米线)、米粥等米制主食品,大力发展馒头、面条(挂面、鲜湿面条)、饺子等各类面制主食品,开发多种规格和风味的杂粮主食制品和功能性食品,提高传统米面和杂粮主食的即食性,保证产品质量。 (六)打造优质粮食品牌 培育“中国好粮油”品牌。完善指标体系和遴选程序,持续开展“中国好粮油”产品分级遴选。有序推进“中国好粮油”产品图形证明商标许可使用,逐步推动产品遴选和证明商标合并运行,提高消费者认知度。推动“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和销售示范点纳入粮食应急保障和军粮供应体系,实现融合发展,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 建设品牌体系。发挥“中国好粮油”带动作用,推动构建“中国好粮油”—省级“好粮油”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四位一体的粮油品牌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标准化生产、科技化支撑、品牌化营销为手段,以当地优势产业为依托,结合自然地理资源禀赋,建设地方特色区域公共品牌。鼓励粮油生产加工优势企业提升科技研发和质量管控水平,深挖产品特性内涵,培育一批具有辨识度、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维护品牌信誉。结合“中国好粮油”产品分级遴选,严把产品准入关,确保质量过硬。建立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依托“中国好粮油”品牌提升联合体和省级产业(企业)联盟、行业协会,共同维护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积极开展地理标志、品质证明商标注册工作,规范标志使用规则,维护良好市场秩序,营造品牌建设良好环境。加大粮食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维护行业品牌的意识和能力。 加强品牌宣传。各地要充分挖掘品牌历史文化内涵,加大宣传力度,构筑品牌宣传网络,形成“中国好粮油”、省级“好粮油”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四位一体宣传模式。推动品牌宣传与政策措施同频共振,讲好“中国好粮油”品牌故事,传播“中国好粮油”行动成果,以品牌宣传带动提升粮食产业市场竞争力。 (七)加强“好粮油”营销 开展营销推介。持续办好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区域性交易会和洽谈会,用好展会、论坛和博览会以及“中国品牌日”“世界粮食日”等平台,打造“7.16粮油品牌日”,开展大范围、高频度、多渠道推介和营销,促进产销深度融合。 完善营销网络。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实现生产、经营、消费无缝链接,不断提升优质粮油产品消费体验。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模式,依托国家粮食交易平台,完善以“中国好粮油”电子交易平台为主体,区域性优质粮食产销合作平台一体化运作的线上交易机制。鼓励依托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832平台”)创建“好粮油”产品专区,推介脱贫地区的“中国好粮油”和省级“好粮油”产品。积极开展产销对接,依托“好粮油”销售示范点、军粮供应和应急供应网点、主食厨房等,健全特色优质产品直供直营直销体系,提升物流运输、资金结算等服务功能。 三、保障措施 (八)健全实施机制。强化统筹协调,建立省级组织、市县实施、粮食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落实的机制,充分调动加工收储企业、质检机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基层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协同推进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省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要根据本地实际,细化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强化责任落实,确保落地见效。 (九)统筹政策支持。各地要落实《意见》要求,加强中央财政安排的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粮食风险基金等资金统筹,积极支持开展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拓宽政策性金融支粮新模式新途径,争取金融机构信贷支持。持续完善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包括先建后补、贷款贴息等,并做好同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有效带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形成共同参与推进的合力。加强财政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规范使用,不断提高使用效益。 (十)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鼓励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优势,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加强品种、品质关键技术攻关,加大对营养健康、质量安全、加工转化等方面支持力度。强化优质粮油产品研发,推动优质产品上规模、特色产品标准化、绿色产品创品牌。加快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开展科技成果、人才、机构“三对接”活动,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十一)加强考核监管。结合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增加优质粮食增量、优质粮食品牌建设等指标落实执行情况的考核内容,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各地要加强项目审核和实施全过程监管,监督指导各类资金使用,确保专款专用、安全高效。完善粮食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信用监管,加大对粮食品质和品牌违法违规行为核查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