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方案(试行) | |||
| |||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做好粮食市场和流通文章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抓好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的意见》(财建〔2021〕177号,以下简称《意见》)落地见效,现制定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紧扣绿色、生态、环保、节能要求,聚焦国家粮食储备安全核心职能,以绿色仓储为抓手,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持续提高科学储粮水平和品质保障能力,切实提升储备粮质量,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有效供给,着力推动粮食储备高质量发展,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一)突出质效、功用适配。推广应用绿色储粮技术,全面提升仓储设施的储藏功效性能,加强储备环节精细化管理。根据储备、收纳、中转、备料等不同用途,合理选择仓房及工艺配置,优化仓型构成和仓廒设置,提高粮食整体存储质量,利于“长储长新”。 (二)绿色环保、综合防治。实施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综合运用粮堆生态温湿度控制、气调等技术手段,积极使用国家批准的绿色安全储粮药剂,加强整仓防护和局部除治,探索应用物理、生物等防治方法,实现绿色储粮。 (三)储产联动、协同发展。发挥绿色仓储传导作用,推进储备和产业衔接,在“产购储加销”体系中凸显仓储特别是政府储备仓储的核心竞争力,发挥好粮食仓储支点作用,推动仓储向两端延伸,促进“五优联动”。 (四)分类施措、因地制宜。针对南北方气候差异,兼顾先进性和适用性及节能和环保要求,科学合理选配应用仓储设施设备和绿色储粮技术工艺,不惟尖惟全,不照搬照抄,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促升级,注重系统增效。 “十四五”期间,重点升级改造条件较好的现有储备类仓房,结合仓储设施布局和结构优化,加强高标准粮仓建设,配备先进适用技术条件,完善绿色储粮功能;优化仓储作业流程,减少库区扬尘、噪音。到2025年,力争政府储备基本实现控温储藏保质保鲜、药剂使用减量增效、仓储作业环境友好。 二、重点任务 (五)建设一批高标准粮仓。改造和新建一批高标准粮仓,强化粮仓的气密和保温隔热等关键性能。新建仓房屋面宜优先采用整体现浇工艺,对围护结构综合运用动静态结合方式提升保温隔热能力,有条件的可引入仓顶太阳能光伏板、新型辐射制冷材料等。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升级改造和技术应用要注重节能减排,降低能耗、提高效能。 (六)改造提升仓房的气密和保温隔热性能。加强对粮仓相关性能衰减变化情况的监测,对不适应绿色储粮需求的,针对仓顶、墙体、门窗、地面、孔洞以及接缝处和向阳面等不同部位具体情况,实施气密和保温隔热升级改造。按绿色储粮要求,提升粮食企业现有仓储设施性能,升级改造控温成品粮仓。 (七)推广应用绿色储粮技术。我国地域广阔,总体上北方气温低、干燥,南方气温高、湿润,自然条件差异对粮食储藏影响较大。因地制宜选配适用绿色储粮技术,既要考虑不同储粮生态区的因素,也要兼顾大生态区中小生态区的特点,根据当地和企业情况及实际需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合理选择应用制冷控温、内环流控温、气调储粮和平房仓横向通风集成等技术,注重成本效益,优化“四合一”储粮技术应用,实现政府储备粮食绿色仓储全覆盖。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加强储粮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仓型的研发试验、开展适用性研究和推广应用。 (八)发展多参数多功能粮情测控系统。积极应用传感器技术,从原来单一的粮温检测向温度、湿度、水分、害虫、霉菌、气体等多参数多功能在线粮情测控转变,加强粮情数据的多样化、自动化采集和中长期积累。鼓励粮食企业应用基于粮堆货位的粮情监测预警模型,完善动态实时智能监测功能,探索建立平台型远程粮情诊断系统。 (九)提升清理净粮能力。针对粮库仓储作业扬尘、噪音等问题,对装卸、输送、清理等采取防尘和降噪措施,优化接发和清理工艺,提升设备性能和效率,推动环保高效作业。鼓励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拓宽产后服务范围,提供深度清理净粮服务,探索开展烘干、清杂、除尘、杀虫一站式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做到粮食充分除尘清杂后再入仓,更好满足粮库收储需要。 (十)推动粮仓分类分级。顺应粮食仓储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的新要求,服务粮食储备安全和产业发展,避免仓型错配错用造成资源浪费或危及储存安全。制订粮仓分类分级标准,推动低温准低温储藏、参数控制自动通风、气调储粮、人工制冷控制粮温等技术应用,促进绿色仓储规范化管理。根据仓储设施结构、材料及性能和配备的粮情测控、通风、杀虫、制冷等储粮工艺技术级差,开展粮仓科学评价,提高储粮效能。 三、保障措施 (十一)突出政策引领。依托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专项,支持建设高标准粮仓和开展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各地各单位要因地制宜,细化落实绿色仓储提升重点举措,推动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联动,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十二)强化科技支撑。建立绿色仓储与“人才兴粮”“科技兴粮”协同推进机制,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互动平台。加强粮食仓储人才队伍培养,发挥好专业技能人才和科研力量作用。加大绿色储粮领域重点科研攻关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绿色仓储技术。 (十三)落实资金保障。各地要认真落实《意见》要求,统筹用好中央财政安排的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粮食风险基金等,谋划实施一批绿色仓储项目。积极协调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粮食仓储企业尤其是政府储备承储企业绿色仓储信贷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升绿色储粮水平。 (十四)完善标准体系。在执行现行粮食仓储技术标准的基础上,鼓励创新探索,推动绿色储粮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等制修订,健全点面结合、兼容并蓄、各有侧重的绿色储粮标准体系。 (十五)典型示范带动。总结推广绿色仓储先进经验,培树创新实践示范典型,促进交流互鉴。大力弘扬“大国粮仓”工匠精神,营造各方共同关注、支持绿色仓储的良好氛围。对于积极探索并取得良好成效的,在政策和资金支持上予以优先考虑。 (十六)提升智能化水平。结合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加快仓储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推动粮库信息系统接入国家及省级粮食和物资储备管理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数据自动采集与共享。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使粮情感知、分析预测、远程监控、专家诊断及相关业务数据协同处理更加系统高效,不断提升粮食储备管理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