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南京举行的“水韵苏米”品种培优提升行动实施推进会上,著名水稻育种专家、“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江苏省粮油学会首席专家王才林研究员正式发布最新培育的水稻新品种“南粳5758”,“江苏最好吃的大米”南粳系列中再添一个新成员。 
“南粳5758”大米,外观晶莹剔透,米粒基本无心腹白,透明度好,食味值高达84分,品质达到国标一级标准。王才林自豪地说,“这是优良食味粳稻中独特的一个硬米品种,兼具东北米的外观和江苏米的食味”。 育种团队专家、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副所长张亚东说,“南粳5758”,是迟熟中粳早熟品种,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多年来,以王才林为首席专家的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优良食味水稻育种团队,研发了包括南粳46、南粳5055、南粳9108在内的系列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早、中、晚熟品种配套齐全,种植覆盖苏南、苏中、苏北及周边,形成了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在长三角地区的生产、加工、销售布局。仅在江苏省内,种植面积已达到1500万亩,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50%。为全省粮食安全和优质稻米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王才林研究员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近40年,被誉为"南粳之父"。他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作为带头人主持的优良食味粳稻育种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培育成功的"南粳46"、"南粳5055"和"南粳9108"等优良食味粳稻,被誉为江苏省"最好吃的大米",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南粳44"2009年成为江苏省推广面积最大的晚粳稻品种,2010年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累计推广面积1500多万亩,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有理由相信,“南粳5758”将会以优异的品质、独特的食味、悦目的外观,成为“最好吃的大米”家族中的佼佼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