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全省新收获粳稻出米率验证报告 | ||||||||||||||||||||||||||||||||||||||||||||||||||||||||||||||||||||||||
| ||||||||||||||||||||||||||||||||||||||||||||||||||||||||||||||||||||||||
编者按: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于2019年启动国家标准《稻谷》修订项目。2023年10月,形成《稻谷国家标准修订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江苏省粮油学会专家、江苏省粮油质量监测中心的戴波、张祎、何璟三位高级工程师,根据江苏省粳稻出米率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修订建议。现刊发出来,请大家发表意见。
江苏全省新收获粳稻出米率验证报告 戴波、张祎、何璟
我国约60%的人口以稻米作为主食,稻谷也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现行的GB 1350-2009《稻谷》国家标准是在2009年颁布实施的,以出糙率作为定等指标,以此评判稻谷质量等级。随着生产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粮食种植、收获、消费等方式的不断进步,现行稻谷标准有些方面已不适应需求。尤其是除政策性粮食收购外,现在稻谷市场化收购及贸易中,大多以出米率定等作价,因为出米率能更好地反映稻谷加工成大米的得率,尤其是加工企业均以出米率作为收购指标以及成本核算依据。早在2008年、2012年就有研究文章指出:出糙率与出米率成正比关系,用出米率代替出糙率定等,能基本满足现场收购需要。根据市场实际情况以出米率定等定价,既符合稻谷收储企业的实际需求,也符合粮农的需求,且在实际操作中比以出糙率定等定价具有简单、快速等特点。 2019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启动了《稻谷》标准修订项目,现已形成《稻谷国家标准修订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并2023年10月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中与现行的《稻谷》国家标准相比最大的变化是将定等指标由出糙率改为出米率,其中粳稻谷、粳糯稻谷质量指标见表一: 表一:粳稻谷、粳糯稻谷质量指标
表一中粳稻的一至五等出米率值分别设置为 75.0%、73.0%、71.0%、69.0%、67.0%,检验方法中使用的是1.2毫米的谷物选筛。 《征求意见稿》发布后,我们收到行业内一些单位的意见,主要是认为粳稻出米率指标值定得偏高,新收获粳稻有降等可能;另外还对出米率检验方法中谷物选筛的规格提出不同意见,《征求意见稿》使用的是1.2毫米的谷物选筛,大米加工企业认为使用2.0毫米的谷物选筛更贴合实际,而使用不同规格的谷物选筛直接影响出米率的检验结果。 我省稻谷种植以粳稻为主,粳稻种植面积仅次于黑龙江省,位居全国第二,粳稻出米率指标值的设置是否合适,对我省而言极为重要。为了给标准修订提供充分有效的数据支持,以便今后新老标准能够顺利衔接,我们近期组织全省粮食质检机构结合新收获稻谷质量监测工作,有代表性地选择部分粳稻样品进行验证,要求尽可能涵盖不同品种和等级。全省共有200份粳稻样品参加了验证,样品分别来自南京、镇江、无锡、苏州、南通、淮安、宿迁、连云港、宿迁等市,共约40个品种。我们同时对每份样品的出糙率与出米率等指标进行了检测,其中出米率分别使用1.2毫米和2.0毫米两种不同规格的谷物选筛进行检测,验证结果见表二: 表二:2023全省新收获粳稻样品验证数据表
从验证情况看,200份粳稻一至五等出糙率的比例分别为58.5 %、29.00%、10.00%、2.00%、0.50%,而按出米率一等的占比只有13.5%,即有45%的一等粮出现降等。为了与粳稻的出糙率比例有基本对应关系,同时与《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中粳稻和籼稻测试的等级比例有一致性,我们建议对《征求意见稿》出米率指标各等级的值进行调整: 如用1.2mm筛,粳稻的一至五等出米率值分别设置为 74.0%、72.0%、70.0%、68.0%、66.0%; 如用2.0mm筛,粳稻的一至五等出米率值分别设置为 73.0%、71.0%、69.0%、67.0%、65.0%。 这样可以避免我省大量粳稻出现降等情况,既保护了广大种粮农民的利益,也有利于优质优价政策的执行和保持粮食市场的稳定。
2023年12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