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粮油学会组织首场校企合作培养粮油专业人才对接会 | |||
| |||
10月12日,江苏省粮油学会在南京组织首场“校企合作培养粮油人才对接会”。江苏省粮油学会副理事长、中化粮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山,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许文彪,江苏科技大学粮食学院院长鲁玉杰,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粮食学院院长田林双等参加会议,江苏省粮油学会秘书长李彦光主持会议。 王建山介绍了企业发展情况和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中化粮谷是中国中化旗下现代农业板块的重要企业,2020年落户江苏。作为专业化的粮食供应链企业,承担着粮食收储和保障初级产品供给的重要职责和使命,亟需大批粮油专业的各类人才。江苏粮食教育、科研和人才培养实力雄厚,希望得到涉粮院校的大力支持。他表示,校企合作培育人才是构筑中化粮谷中层及一线管理人才蓄水池的良好平台,同时,中化粮谷建立了“一核两翼”的人才培养体系,能够为新步入职场的同学们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通道,实现人才供需无缝对接。2024年公司的校招计划正在拟定,希望吸引更多优秀毕业生来中化粮谷工作。 许文彪、鲁玉杰、田林双等介绍了所在学校的粮油学科设置、科技研发、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等情况,表示高度重视校企合作的机会,希望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为学生们提供更为精准、优质的就业平台,全力支持在苏央企中化粮谷的高质量发展。双方就人才培养合作意向及具体需求展开了深入的交流,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将紧密沟通,以共建校企实习基地为契机,为双方赋能,最终实现校企双赢。 李彦光强调,粮食安全和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更多的能够熟练操作应用的先进技术装备,熟练掌握应用服务规范流程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校产学研直接服务于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服务于企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而而高校和职业教育直接服务于企业经济效益,承担为企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今天校企合作零距离接触,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形式,而人才培养深度合作,则是产学研融合最具实质性的融合形式,一方面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又能极具针对性的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最大限度实现校企互惠互赢、互帮互助,才有可能培养出真正适应粮食产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强技能的人才,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是极具意义和价值的。 推动涉粮院校和粮食企业零距离接触也是省粮油学会业务范围和职责所在。今后,省粮油学会将更好的为全省粮油行业高精尖企业和科研院所搭平台、做服务,力争把江苏科技和思想解放沃土最大限度在粮油行业释放出来,助力江苏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做示范”。 据了解,中化粮谷有限公司于2020年3月成立,目前固定资产总额2.26亿元,员工408人,属于中国中化生命科学领域,代表中国中化执行粮食流通业务,以政策性业务为核心,始终牢记粮食安全就是“国之大者”,牢记为国守粮使命,规范化、标准化执行好政策性粮食业务;锚定“品质原粮服务商”的战略目标,开展市场化订单业务,努力打造一体化、专业化粮食供应链企业。 2021年以来,中化粮谷加快全国布局,构建起以中化粮谷为总部,华中大区、沿江大区、东北大区、华南大区以及华北大区为依托的发展格局,努力打造成为围绕MAP相互赋能的粮食供应链企业,实现农服和农产的双轮驱动。 中化粮谷自成立以来,积极抢抓政策性业务机遇,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积极履行央企职责使命,稳步做好稻改饲、托市、进口调节储备业务,累计竞拍稻改饲800万吨;政策粮托市和进口调节储备储备量150万吨,市场化业务经营量600余万吨,立足品质原粮定向服务商,深耕区域,大力开拓市场化业务,取得了较快发展。为中化MAP助力农民“种出好品质,卖出好价钱”贡献中化粮谷的力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