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粮油学会首席专家张洪程、王兴国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 |||
| |||
5月30日,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发布《关于表彰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奖者的决定》,授予7个团队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牌;授予26名同志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并享受省部级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授予251名同志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其中,江苏省粮油学会首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教授张洪程,江苏省粮油学会首席专家、江南大学教授王兴国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江南大学教授顾正彪,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王源超、张绍铃等我省著名农业专家同时获得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2017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广泛开展创新争先行动,进一步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进程中奋勇争先砥砺建功,树立新时代国家科技创新领域的楷模,经中央批准,设立全国创新争先奖。这是继“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之后,国家批准设立的又一个重要的科技奖项,是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一个科技人才大奖。 全国创新争先奖由中国科协、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共同主办,表彰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评选周期为三年。表彰名额和范围为:先进集体不超过10个,表彰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团队,颁发全国创新争先奖牌;先进个人不超过300名,表彰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颁发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对其中不超过30名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颁发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发布的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名单,共有284个科技团队和个人获奖,获奖数量北京为100个,位居第一,江苏22个,位居第二。江苏获奖团队及个人中,有两院院士5名,其中一位是张洪程院士;获奖个人中,王兴国、顾正彪、王源超、张绍铃等4位是农业领域科技专家。 扬州大学张洪程教授、江南大学王兴国教授是省粮油学会首席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教授,是我国杰出的作物栽培学家,现任扬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带头人,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副组长,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主任,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主任。2002年以来,张洪程院士带领团队开展关于稻田综合种养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良好绩效。2021年,张洪程院士带领团队接受中国工程院委托,联合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上海海洋大学等单位专家,实施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农业学部重点项目)《中国稻田综合种养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2021-XZ-30)》,对新形势下稻田综合种养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总结了我国稻田综合种养发展的新成就,系统分析了面临的新形势与新问题,提出了新时代我国稻田综合种养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战略重点、对策措施与政策建议,研究成果对推动我国稻田综合种养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王兴国,江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兴国教授在油脂工程技术和成果转化一线35年,围绕浓香花生油大规模安全生产、油脂脱色新材料绿色制造、大豆油精准适度加工新模式、功能性磷脂和婴儿配方乳粉脂肪核心配料卡脖子技术、零反式脂肪酸专用油脂生产技术等难题,开发出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在全国20多个省的100余家企业转化应用,培育出了多家行业龙头企业,累计经济效益1000多亿,显著提升了我国油脂产品的营养与安全水平,带领团队5次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为我国油脂工业技术进步和成果转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江苏省粮油学会向全体获奖者表示热烈祝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