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峰副理事长出席中国粮油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并致辞 | |||
| |||
9月11日至12日,由中国粮油学会主办、江苏省粮食经济学会副理事单位江南大学承办的“中国粮油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暨第七届全谷物与健康食品国际研讨会”在无锡隆重召开,会议主题为“协同创新 助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次年会与学会品牌专题学术活动——全谷物与健康食品国际研讨会有机结合,会议共设置开幕式、特邀报告、分会场专题报告、团体标准宣贯、成果推介交流会、新产品与新技术展示等六大板块。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600多位粮油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参会交流。 中国粮油学会理事长张桂凤致开幕辞指出,近两年学会积极贯彻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部署,对标中国科协开展群团改革、建设世界一流学会的要求,立足自身优势,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塑造了学会工作新格局。她号召广大粮油科技工作者要牢牢抓住粮食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聚焦跨界融合,强化集成创新,扬优势、补短板,研究攻克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三链”协同发展,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这篇大文章。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贾骞出席会议讲话,对学会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要聚焦国家局核心重点工作,围绕收购、储藏、物流、加工、质量等环节,组织科研攻关,推进成果转化;二是要积极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凝练创新思路、建议,发挥规划引领、项目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积极作用;三是要营造创新发展的环境,弘扬科学家精神,多方位服务科研人员发展需求,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江苏省粮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韩峰在致辞中指出,对这次会议在江苏举办表示欢迎和祝贺,借助这次会议东风,江苏将加强与中国粮油学会对接,扩建粮油专家智库,建立良性工作机制,推动政产学研有机结合,增强粮油科技引领力和支撑力,努力提升江苏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在大会特邀报告板块,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陈卫教授作了“我国粮油加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的特邀报告,提出未来我国粮食加工业将出现“促进产业发展健康化、实现产品营养精准化、推动粮食加工智能化、满足消费需求个性化以及粮食安全防控主动化”五大发展趋势。同济大学程国强教授以“世界大变局下国家粮食安全新格局”为题作特邀报告,深入分析了世界大变局下国家粮食安全的形势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关于今后30年的粮食安全战略的构想。他指出,科技创新、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应对“农业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人口增加消费升级驱动的农产品需求新格局以及国际战略环境新变局”这三大挑战的根本出路。吉林大学吴子丹教授分享了“储粮理论新趋势和储粮人工智能应用新进展”的特邀报告,介绍了粮食储备理论的新趋势,他创造性的提出了“粮堆多场耦合理论”,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已成为粮食储藏领域的发展新趋势,也是提升粮食管理水平、保障粮食安全的新抓手。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研究员围绕“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特征与干预”,分析了中国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摄入情况,提出发展大健康产业已成为国际共识。他强调“合理膳食行动”是《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平衡膳食,达到完好营养状况,是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基础和保障。 会议聚焦粮油产业及交叉领域融合发展,设置了谷物科学与健康、油脂与油料蛋白科技创新、绿色储粮与质量安全、粮食机械装备智造和粮食资源高效利用等四个分会场,邀请70多位粮油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专题交流。同期,会议还组织了优秀专题报告、优秀张贴论文的遴选活动,并在大会闭幕式上颁发了69项优秀报告奖和43项优秀张贴论文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