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稻米柔性加工技术推广的发展思路和政策研究》课题正式启动 | |||
| |||
10月10日,《江苏省稻米柔性加工技术推广的发展思路和政策研究》课题签约仪式,在江苏粮油商品交易市场举行,进入实施阶段。课题由江苏粮食科技创新研究院(苏粮硅谷)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合作实施,江苏省粮油会协调组织。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省粮油学会理事长夏春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滕立轩等出席仪式。省粮油学会秘书长何广龙主持仪式。 本课题由我国著名粮食加工专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江南大学陈正行教授领衔实施。陈正行教授在签约仪式上,介绍了柔性稻米加工技术的技术原理、工艺流程、应用前景和推广情况。稻米柔性加工,属于第三代稻米加工技术,在降低加工过程中的碎米率、大米温度,减少营养损失和加工能耗等方面有很大突破,在江苏大面积推广实施这项技术,对提升全省大米总产量、折算增加耕地面积、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江苏粮油商品交易场副主任孔进,代表江苏粮食科技创新研究院(苏粮硅谷),介绍了课题实施的背景;课题组专家、江南大学王莉教授介绍了课题实施的研究方法、重点关注问题和成果呈现形式等,并征求对项目实施的意见、建议。参加活动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尤晓萍、黄熙荣等从不同角度对课题实施提出了建议,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滕立轩对课题实施提出要求,希望有关部门和企业,在各方面为课题实施提供支持和保障。 出席活动的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省粮油学会理事长夏春胜发表讲话,指出米粒虽小,潜力不小,课题不大,意义重大。陈正行教授主持的国家“十三五”科研课题《稻米及其副产品高效增值深加工技术》,代表了稻米加工领域的先进水平,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在全国各地的试验性推广已经获得了成功经验。江苏是稻米产销大省,全部采用或部分采用柔性加工技术,潜力都非常大。希望江苏粮食科技创新研究院(苏粮硅谷)发挥创新平台作用,通过课题实施,进一步实现产学研良性融合,共谋全省稻米加工高质量发展,为保证江苏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有关单位、部门负责人杜军、孙家喜、王祥等参加签约仪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