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上午的南京,雨后初晴,阳光灿烂。一场气氛欢快的节约粮食主题科普讲座,在江苏爱粮节粮科普基地举行。主讲人和听众都很“特殊”:讲台上上课的是全国著名粮食加工专家、江南大学陈正行教授,坐在下面听课的是来自南京市三牌楼小学的三十多位小学生代表。大教授为小学生专门上一堂科普课,还是爱粮节粮科普活动中的新鲜事儿。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所在周是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主题是“保障粮食供给,端牢中国饭碗”。为全面深入宣传爱粮节粮价值观念,宣传粮食生产、收购、储存、加工、消费全链条节约减损的有效做法,组织开展粮食节约、营养健康科普宣传,积极倡导爱粮节粮的社会风尚,江苏省粮油学会组织了一系列科普宣传活动。在认定全省20家粮油科普基地的基础上,进行科普内容创新和受众群体重点定位,着重面向青少年群体开展爱粮节粮科普教育,为小学生安排一系列专场活动,还协调组织一批具备科普教育基础的小学,开设常设性的爱粮节粮科普讲堂,目前,仅在南京市,已经有力学小学、渊声巷小学、回龙桥小学等三所小学在江苏爱粮节粮科普基地开设爱粮节粮科普讲堂,已有数百名小学生参加活动。今天的这场活动,大教授专门站上科普讲坛,为一群小学生讲解节约粮食的重要意义,正是一次内容、形式创新的尝试。 
接到邀请,陈正行教授非常开心。他说:“我在讲台上站了快四十年了,讲了多少堂课,早就记不清了。专门给小学生讲课,还是第一次。”陈教授认真备课,以“感知粮食,拒绝浪费”为主题,精心准备了一套PPT,微笑着走上讲台,面对天真可爱的孩子们,陈教授双眸饱含慈祥的目光。他用图文并茂的画面,生动风趣的语言,首先介绍了世界粮食日的由来、联合国关于粮食安全的定义、全国粮食安全周的活动主题,接着指着一张张照片,为同学们逐一介绍了水稻、小麦、玉米、稷和薯类等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的特点、分布和产量等,重点介绍了水稻的“一生”,是如何在100天左右的时间里,从一粒种子、一棵小苗,慢慢长大为一株水稻、开出满穗的花儿,最后结出沉甸甸的稻穗的,进而引申出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珍惜粮食应该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讲课结束了,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纷纷围拢过来,和陈爷爷等合影留念。一位听讲的同学说:“陈爷爷讲的太好了,教我一次认清了五谷杂粮。”另一位同学说:“我们一定要记住陈爷爷的话:‘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节约更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和风气’”。同学们纷纷表示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省粮油学会理事长夏春胜、副局长滕立轩等参加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