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大粮仓 盐城好大米——盐城市粮食行业协会创建“盐城大米”品牌纪实 | |||
| |||
盐城地处江苏黄金海岸,是我省优质粳稻第一大市。盐城市高度重视稻米品牌建设,做到“品种优质化、种植规模化、储粮生态化、加工标准化、质量溯源化、管理科学化”。以“盐城大米”为统领,形成“射阳大米”、“阜宁大米”、“建湖大米”等区域品牌群。各大品牌在华东地区形成有效覆盖,尤其在上海市备受消费者喜爱。日前,省粮油学会、省粮食行业协会组成采访组专门采访盐城市粮食行业协会倪学猛会长(中)、吴银楼常务副会长(右)、孙鸿山秘书长(左),就品牌建设作解码分析,现将精彩内容予以分享。 采访组:盐城已经有射阳大米、阜宁大米、建湖大米等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县域品牌,为什么还要倾力打造“盐城大米”市域品牌? 倪学猛(会长):盐城具有优越的耕地资源和广阔的滩涂资源,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为数不多粮食超百亿斤的产粮大市,也是全国几大粳米主产区之一。盐城市水稻种植面积580万亩,年产稻谷360万吨。水稻种植95%以上是粳稻,粳稻产量约占全国的7.4%,占江苏省粳稻产量的30%。如何把这种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品牌强势?!射阳大米大胆实践,一马当先率先突破,享有了“北有五常、南有射阳”的美誉,射阳大米品牌价值达245.32亿元。我们阜宁、建湖等县也都积极探索,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这个经验就是走质量兴粮、品牌强粮之路。 各县建设县域大米品牌,对加强县域大米品牌整合,提升大米品牌价值,推进规模种植,严格质量管控,确实卓有成效。但是也面临同质竞争、各自为战、增加内耗、扩大成本等问题。为此,盐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品牌建设,突出以“盐城大米”为龙头,放眼全市范围统筹谋划和全面布局,聚合县域大米品牌打好组合拳,构建合理分工、各具特色、互补融合的大米品牌群,形成省域“水韵苏米”-市域“盐城大米”-县域品牌大米-企业自有品牌四层大米品牌金字塔。 采访组:近几年也确实在媒体上经常看到盐城大米形象、听到盐城大米声音,说明知名度在不断提升,盐城大米主要市场在哪里? 倪学猛(会长):盐城大米销售市场主要分布长三角城市,三分之二销往市外,集中在上海、苏州、杭州等主要城市。上海在盐城大丰有基地,主要是农场,相当于盐城是上海副食品基地,所以上海跟盐城相近相亲,我们常年在上海年销量约80万吨,占上海市场20%左右。但是东北大米大举南下,在上海、杭州等地大张旗鼓进社区地毯式轰炸般促销,我们压力不小。我们协会致力推进“盐城大米”微信公众号及微商城建设,形成线上“微商城+线上平台+跨界合作”和线下“品牌旗舰店+连锁门店+零售门店+无人零售货柜”的商业架构。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好酒也怕巷子深,盐城大米再好不宣传也没人知道。我们借助新闻媒体宣传作用,拍摄“盐城大米”专题宣传片,印发“盐城大米”宣传册、宣传广告,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我们还请进来、走出去加大促销推介。最近,上海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殷欧局长带队到盐城考察粮食产业,借助长三角一体化机制加快共建现代化粮食产销合作体系。6月份连续参加两场展会。6月17日首届中国宁波粮油食品博览会上,盐城市发改委组织了盐城大米专题展,浙江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周维亮局长亲临盐城大米展区指导。现场煮出的一锅锅米饭摆放在展示区,浓郁的米香,引来众多“食客”品鉴。6月18日福州展会期间,我们协会召开“盐城大米”产销对接专场洽谈会,与福建闽粮网签订了“盐城大米”战略合作协议,盐城市粮油集团与福州、厦门等地5家粮食企业签订了6万吨“盐田稻”大米产销合同。 采访组:盐城大米作为市域公共品牌怎么定位,有什么优势和特色? 吴银楼(常务副会长):盐城大米作为市域品牌,与省域“水韵苏米”和县域品牌实行分工,走差异化错位发展之路。对盐城大米品牌定位是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地理标志产品,属中高端大米。我们主要围绕“安全、好吃、优质、健康”八个字做好优势特色文章。 安全:盐城是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空气质量指标优良,在全国排前十,有5A级丹顶鹤、麋鹿湿地两个保护区。我们对“盐城大米”实行全产业链“绿色”管理。首先原粮必须来源于“基地”,全市已建成44个绿色稻米基地83万亩,5个有机稻米基地1.3万亩。盐城大米种植基地必须是1000亩以上联合种植,专业化程度高。其次储存科学严谨。原粮必须经“示范库”收储。这些库稻谷收割不着地,不受焐,不污染,储藏低温。第三,加工必须由核心企业做,使之加工技术规范,无任何添加剂,设备先进,有色选,质量有保证,可追溯。第四,一般要求用当年生产的新稻加工,且提出由加工出厂到销售出店时间为21天的保鲜理念。 好吃:盐城由海成陆,属碱性土壤,蓄水透气性能好。土质不仅有黄河、长江冲积下来的诸多微量元素,还有许多海洋生物成份,尤宜水稻种植。加上产研结合,江苏省农科院不断培育推新品种,使得盐城大米非常好吃。赢得广泛赞誉。“盐城大米·盐田稻”2020年度被评为“第二届‘好吃苏米’品鉴大赛金奖”。目前正在推广的核心品种南粳5718,外观粒大透明,商品性好,有嚼劲,冷饭不回生,克服了南粳9108不耐储藏的缺点,而传承了武育粳3号的香气。 优质:“盐城大米”团体质量标准符合国家优质稻米标准,其中有胶稠度、食味评分值、直链淀粉、碎米率、互混率、黄曲霉素B1、农药残留等七项指标好于国家优质稻米质量指标。 健康:盐城农业分三个区域,各具特色。里下河地区特色是生态米,有虾稻共作、蟹稻共作、鱼(鳅鱼)稻共作、鸭稻共作等。亭湖区有一个袁隆平院士富硒米生产基地,也是一个亮点。我们的盐田稻米、胚芽米都是健康食品。沿海地区和渠北地区是碱性土壤,特色是生产盐田稻,钾、钠、钙、镁含量丰富,属碱性食品。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说:“有这样质地的弱碱性大米,无论从哪方面讲,都有利于人体健康。” 采访组:现在大米品牌很多,盐城大米如何加强品牌管理,保持其内在品质,维护其外在形象,不断增强竞争力? 孙鸿山(秘书长):品质是品牌的生命。我们在起初规划建设“盐城大米”品牌时,就对品种选择、品质控制、品牌管理等方面作顶层考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协会成功注册“盐城大米”中国地理标志集体商标,高规格入场。为保持品质和维护品牌,我们实行“五统一”管理。统一种子,在全市主推优质稻谷品种,达到“好吃好看卖好价”的标准;统一种植,推动“盐城大米”核心企业加快建立水稻种植基地,推广订单种植,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统一收储加工,建立“盐城大米”专仓收储制度,尤其过夏稻米必须实现低温仓储存,达到保质保鲜要求;统一标准,制定《盐城大米团体标准》和一系列管理制度,执行国家绿色食品质量标准,建立“品种可查询、生产可记录、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溯”的质量追溯体系;统一包装,规范使用“盐城大米”LOGO标识和外包装。我们还成立“江苏盐城大米有限公司”在大丰港区征地800亩,建设日产1000吨盐城大米加工基地,打造龙头。为全流程把控和提升产品质量,我们与盐城市粮油质量监测中心共同建立“盐城大米”品质分析研究室,开展代表“盐城大米”高品质优良食味粳稻专用品种选育等研究。目前,已经认定第一批17家核心企业,优选盐城大米第一批核心品牌8个,认定核心品种5个,建设核心基地83万亩,基本形成了“盐城大米”从育秧、种植、仓储、加工、销售、研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态势。 采访组:盐城大米品牌建设开局良好,但是品牌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久久为功,持之以恒,现在已经进入“十四五”,盐城大米品牌建设是怎么规划的? 吴银楼(常务副会长):区域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绝非易事。上要政府主导,鼎力支持;中要协会主管,全力以赴;下要企业主角,奋力作为。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必须共同发力,稳步前行。按照我们规划目标,“盐城大米”品牌建设分五大步骤,目前已经完成第一阶段品牌注册申报。 第二阶段是品牌起步,主要是建立组织机构、制定品牌标准、明确创牌主体、建立核心基地,筹建“盐城大米”研究室。在大丰港区征地800亩成立“江苏盐城大米有限公司”。 第三阶段是销售渠道拓展。建设新零售运营平台,推进盐城大米微信公众号及微商建设,设立10个“盐城大米”样板品牌旗舰店,与餐厅酒店合作,将“盐城大米”导入优质餐饮体系,录制“盐城大米品牌打造”课程,对外开展宣讲。 第四阶段是品牌建设内容深化。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服务优质、影响力大的品牌企业,形成一批以“盐城大米”为背书的标准化品牌产品。完成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体系建设,联合知名机构及院校对“盐城大米”开展品牌价值评估。 第五阶段是品牌建设成果上市。力争到2025年逐步构建和完善品牌管理体系,形成政府、协会、企业良性合作,整体提升和共同发展的品牌建设格局,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占有率与覆盖率的强势品牌群。盐城中高端(品质)大米占全市大米产量的50%,打造以“盐城大米”为龙头的银宝上市公司。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