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南京军粮供应站杨斌站长 | |||
| |||
南京市军粮供应站成立于1993年,是全国首家专业军粮供应站,一直以来始终牢记“姓军为兵、姓军为战”的崇高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竭尽全力搞好军粮供应,受到各界普遍赞誉,先后荣获“全国十佳军粮供应站”“全国军粮供应管理先进单位”“全国粮食系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是江苏省及南京市粮食部门对外展示的精品窗口和靓丽名片。为什么三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标杆形象?日前,省粮油学会、省粮食行业协会联合南京市粮食行业协会专访杨斌站长,现将精彩内容予以分享。 采访组:军粮供应站,顾名思义,就是保障军队粮食供应。这么多年来,官兵都很满意。你们采取了那个措施服务军队的? 杨 斌:南京市军粮供应站是全国粮价放开后率先组建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军粮供应国有企业,建站近三十年,始终牢记“姓军为兵”、“姓军为战”初心使命,坚持“平战结合、突出备战,军民兼容、部队优先,主副并进、以副补主”的发展思路,勇立潮头,开拓进取,担当作为,以军粮供应为龙头,以控股子公司粮食加工和社会饮食服务为产业延伸,以军供超市双平台运营为拓展,形成了“军粮供应+后勤保障+社会服务”的“南京模式”,赢得了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和驻宁部队的充分肯定。 回顾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历经四次搬迁,特别是经过2017年全面升级改造,军供站由原来的一间小门面房,扩展为占地1400平方米,集军粮开票、粮油产品展示、低温仓储配送、军人接待休息、军供超市和办公功能为一体的军粮供应基地。目前,军供站地处主城区清凉山公园,背倚清凉山、面朝秦淮河石头城风光带,紧靠在建地铁7号线清凉山站,古典园林风格与周围自然人文环境融为一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军供环境有了极大改善。 近三十年来,尽管南京军粮人换了一代又一代,但为军服务大于天的使命担当始终不变;严守政策、严把质量关的工作高标准始终不变;胸怀全局,勇挑重担,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的战斗精神始终不变。
一是严格执行国家军粮供应政策,高标准完成军供任务。“质量安全、数量充足、保障有力”,驻宁部队对军粮供应的满意率始终保持在100%。 二是视质量为生命,严把军粮质量关。无论是定点采购,还是军粮统筹,始终关注源头、关注过程、关注末端,以一系列的制度和手续牢牢把控粮油产品出入库质量关,坚决杜绝不合格粮油产品流入军营。 三是平时供应急时应急,快速反应全力保供。军供站有一套完备的应急保供机制,无论是部队战备训练、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还是重大自然灾害和重大疫情等突发情况,都能够第一时间快速反应,先后圆满完成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等应急保供任务。特别是去年和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们高度敏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党员突击队24小时全天候应战,为部队无接触送粮上门,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全力保军供战疫情,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 四是顾全大局,主动担起龙头企业责任。近年来,我们受市军粮主管部门委托,负责全市军粮统筹工作,坚持以强化军粮政策执行为基础,推动军粮供应基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组织业务集中会审、人员培训、交流学习、系统升级等,真正把各区军供站点“统”起来,确保全市军供一盘棋。 采访组:“姓军为兵”,近三十年始终如一。在为部队服务中,积淀怎样的优良传统和企业文化,擦亮“军”招牌? 杨 斌:“姓军为兵”、“姓军为战”是军供站的独特优势.我们军供站作为“不穿军装的后勤保障分队”,让忠诚、守纪、担当、作为融入血液,培养了特别讲政治、特别有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奉献的战斗精神和顽强作风。 一是始终不忘政治责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军粮,是军队后勤保障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无论现代战争形式和保障方式怎样变化、科技含量有多高,军粮供应的基础地位都无法替代,我们深知深知肩上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和懈怠。 二是始终不忘服务宗旨。服务,是部队后勤保障的根本属性。多年来,我们以“心系官兵、情注军营,优质服务、保障到位”为服务宗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范围。经费标准降了,服务标准一点都不下降;收益少了,各项服务举措一样都不少。走访沟通、调查征询、送粮上门、远程配送、节日慰问等一切照旧,坚守部队走到哪里军粮就保障到哪里的服务承诺,先后多次跨区域远距离送粮到演训场。今年5月,驻安徽某部来宁外训,慕名来到军供站,商请提供一日三餐热食前送保障。面对这一从未涉足的新课题,我们克服困难,发挥共建优势,高标准完成任务,受到部队官兵的一致好评。 三是始终不忘社会担当。多年来,在扛起为军服务使命担当的同时,我们牢记自身社会责任,平常经常组织走进军营、街道、社区、福利院、干休所等走访慰问公益活动; 积极参与“粮油科技宣传周”,大力普及粮油科技知识;还在军供超市专门开辟南京对口支援地区和地产名优产品展示专区,为市民提供质优价廉粮油产品。遇有重大活动、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突发性事件,军供站历来都是高度敏感、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去年武汉、今年南京的突发新冠疫情,我们快速响应,为部队无接触送粮上门,为赴武汉医疗队员家庭和封闭小区居民配送主副食品,为疫情防控指挥部紧急采购防疫物资,充分展现了南京军粮人的良好精神风貌和凝聚力、战斗力。 四是始终不忘红色传承。作为军供企业,我们注重回答好“我们从哪里来,将要往哪里去?”这个历史和现实课题,以打造“宁好军粮”党建特色品牌为抓手,以“传承红色基因、营造红色氛围、培养红色队伍”为出发点,大力加强企业党建和红色军粮文化建设。探索出了自身抓建、军地共建、单位联建、校企示范建的国有企业基层党建新模式,企业被江苏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和江苏省党建研究会授予党建教学示范基地。同时,开辟“军粮文化墙”、“廉政文化墙”,大力宣传红色军粮传统,传好新时代军粮文化的接力棒。 采访组:在保障军粮供应的同时,作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又怎样开拓经营来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杨 斌:南京市军粮供应站既是政策性企业,又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国有企业,肩负着为军服务和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双重责任。2019年前,南京市军粮供应站是市局机关直属全民所有制企业,有优惠的政策扶持和政府兜底,小日子过得平平安安,无忧无虑。2019年政府机构调整改革,军供站划转南京新农集团为直属子企业,同时国家军粮政策调整,服务费降了近三分之二,企业发展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思想解放大讨论,人人都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开展市场调研,理清发展思路,明确主攻方向,确立了发挥“军供”优势,擦亮“军”字招牌,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开办军供超市,推出线上线下双平台运营的“好物军团”团购品牌和“虎踞路80号”粮油产品品牌。同时,引入现代企业理念,实行企业公司化改制,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建立完善一整套企业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管理,激发了内生动力,逐步走出了一条军供政策性国企自负盈亏、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采访组:注册“虎踞路80”号这个富有历史底蕴和军供文化的高端大米品牌,打算如何运营? 杨 斌:“虎踞路80号”高端大米,是去年军供站推出的自有大米品牌,一经上市,就供不应求。推出这个品牌,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 一是适应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新追求。随着国家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收入不断提高,市民对粮油产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绿色生态、高品质、口感好的粮油产品成为部分高收入消费群体的首选,有着广泛的市场发展前景。 二是适合军粮供应站规模现状。南京市军粮供应站由于历史原因,基础薄弱人员少,不具备经营大规模、大众化粮油产品条件,瞄准特定消费群体走高端化精品路线,是目前企业发展的最佳选择。 三是从品牌影响力生命力考量。“虎踞路80 号”地处清凉山、石头城,这里历史上曾是东吴扼守金陵的要塞,当年诸葛亮驻马清凉山,留下了“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的感叹。“虎踞路80号”背后,有着历朝历代讲不完的人文故事,让人一看就感到有文化、 有底蕴、有品位。“虎踞路80号”又是南京军粮供应站所在地,“军供”本身就代表了高质量,消费者探求“虎踞路80号”出自哪里、干什么的,联系到“军供”、军粮供应站自然而然就产生高品质、可信赖的暗示与联想,既扩大了军粮供应站的影响力,又增加了对品牌的信任度。 当然,有了好名称,更要有好产品加持。我们坚持从生产、加工、包装设计全程精雕细琢,专门在高淳建立水稻生产基地,选用“南粳46号”优良品种,采用绿色生态种植方式和最先进的稻米加工技术,确保每一粒米都体现“虎踞路80号”的高品质。下一步,我们继续走少而精的精品高端路线,在做好大米品牌的基础上,计划推出面粉面条、食用油等高端粮油产品,形成“虎踞路80号”名品系列,用优质名品占领市场、赢得消费者信赖,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采访组:在当前部队供应体制改革背景下,军粮供应站未来愿景是怎么样的? 杨 斌:“十四五”已经起步,我们将顺应部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对军粮供应的新要求,坚持“做强主业、做大副业、做响品牌”的发展定位,积极探索,主动作为,推动企业全面发展。 “做强主业” 是基础是前提,“做大副业、做响品牌”目的是提升企业实力,更好地为军服务。“做强主业”,坚持政策内、政策外两手抓,一方面持续抓好军粮供应,优化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比如,针对部队豆制品加工制作难的问题,联手加工企业为部队加工配送豆制品,不断丰富军粮供应内涵。另一方面,积极尝试为军服务拓展延伸,参与驻宁部队副食品采购招标,为部队提供质优价廉、新鲜安全的副食品。“做大副业、做响品牌”,坚持以质量、信誉唱响“军供”招牌,精心打造“好物军团”、“虎踞路80号”等品牌,积极创建“您好军粮”党建特色品牌,全力打造红色军供队伍,努力为新时代军粮供应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