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市溧水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采访纪实 | |||
| |||
溧水地处南京的南大门,地处天空之镜的石臼湖畔、百里秦淮河的源头,区域内湖泊密布,生态环境优美,盛产优质稻米,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近年来,溧水粮食行业抓住“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区建设机遇,以“湫湖大米”品牌建设为抓手,着力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粮食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日前省粮油学会、省粮食行业协会与南京市粮食行业协会联合到溧水专访溧水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杨昌棉副局长,南京沙塘庵粮油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溧水区粮食行业协会陈传海会长和副会长单位晶健米业有限公司沈爱保总经理,现将精彩内容分享给读者。 采访组:迈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成为粮食行业主题。溧水2019年成功申报“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区,如何抓住这个难得机遇,来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 杨昌棉:溧水是个好地方,水源优质,环境优美,气候优良,一直是江南鱼米之乡。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对溧水十分关心,夏春胜局长、张生彬副局长等省局领导亲临指导,我区成功申报“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区。也正是以此为契机,溧水开启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区建设作为政府重点工作,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每月督查推进。项目总投资1803万元,目前已经完成,成效显著。一是促进农民增收。今年新增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省下达任务的3倍,并将建成全国绿色水稻标准化原料基地,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实现“双增长”;大米加工企业建立优质粮食种植基地,并以每斤高于市场价格0.4元实行订单收购、优粮优购,带动农民增收1000多万元。二是产业园区焕然一新。2019年10月南京溧水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凤粮食公司)投资1.2亿元对2.88公顷核心区进行重新规划建设沙塘庵粮食产业园,升级改造10.9公顷加工区外立面及配套设施,核心区4栋2.56万吨原粮仓、2栋5050吨成品粮仓库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产业园区成为溧水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座地标。三是建成曹家桥粮库二期。由白马粮食购销公司投资5700多万元建设的3幢 2.3万吨高大平房仓及配套烘干房设施项目,2020年秋粮收购已开始投入使用。目前白马曹家桥粮库独立库点现代化高大平房仓仓容已经达到5.4万吨。四是产后服务中心项目基本完成。我区计划建设4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烘干房)项目,项目总投资1700多万元,日烘干能力达1000多吨,已有直属库、白马、和凤购销公司3个项目完工并通过验收,秋粮收购已投入使用并发挥作用。南京溧水公正稻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项目已基本完成。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夯实了粮食行业仓储设施,促进了粮食产业集中集聚,溧水粮食产业发展得到质的提升。 采访组:最近我们看到溧水在打造“湫湖大米”公共品牌,在竞争激烈的大米市场中,“湫湖大米”有哪些优势? 杨昌棉:品牌是产品打开市场的通行证,也是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旗帜。最近淮安、射阳、宜兴等地纷纷兴起区域品牌建设,我们溧水备受压力。为此,我们去射阳、兴化等地考察学习,全力打造“湫湖大米”品牌。经过近期实践,“湫湖大米”展现出五大优势:一是自然优势。溧水具有水乡风韵、田园风光、山地风貌的特点,素有“天然氧吧”、“城市绿肺”之称,水土环境十分优越。二是种植优势。现在南粳46品种是苏米之王,在江南太湖周边区域种植食味最佳,溧水就有南粳46原原种基地,稻米品质极佳。三是科技优势。拥有长三角唯一的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江苏省农科院在溧水有专门育种基地和博士工作站,近水楼台先得月,专家经常现场指导科学种田,“湫湖大米”具有科技支撑。四是市场优势。溧水紧靠浙江大销区,产品也备受浙江市场认可,客户和渠道比较稳定,具有较高市场份额。五是品牌优势。“湫湖”品牌早在2016年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很强的影响力。现在着力“湫湖”品牌就是放大优势,做大市场,推动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采访组:品质是品牌的生命,“湫湖大米”是在陈总手上诞生的,现在作为溧水区域品牌,那么如何在整个产业链上保证其优良品质? 陈传海:“湫湖”品牌原先是南京沙塘庵粮油实业有限公司的粮油品牌,从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商标变成中国驰名商标,确实来之不易。区委区政府将“湫湖”作为大米公共品牌,这是高质量发展稻米产业的战略措施,我们全力以赴。我们在注册和培育“湫湖”品牌过程中就深知,品质是品牌的生命,也事关企业成败。成为区域品牌后,品质更为关键,这事关溧水信誉,影响整个稻米产业兴衰。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控稻米品质:首先成立协会,形成政府主导、协会主管、企业主角的三位一体架构,建立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自律约束,抱团打造区域品牌。目前已经有18家稻米企业。其次聘请南京财经大学袁建教授为首的团队,开展实地调研检测,制定《湫湖大米团体标准》及《质量管理和控制办法》,并上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发布,以标准为准绳严控稻米品质。再次就是坚持“六统一”加强品牌管控,逐步推行质量追溯体系。功夫不负有心人。湫湖大米品牌建设已经取得明显成效。继“道好牌”公正稻米荣获江苏省首届“好吃苏米”品鉴大赛金奖后,晶健米业、公正稻米又入选“苏米”核心企业,晶健牌大米荣获“江苏好粮油”、“2020南京好大米特等奖”和“2020江苏好大米特等奖”“2020合肥·中国国际粮油产品及设备技术展示交易会金奖”等称号。看到“湫湖”统一品牌引领下,溧水稻米品牌崛起,我倍感欣慰。只要溧水粮油企业拧成一股绳精心呵护,“湫湖大米”品牌必将成为溧水一张靓丽名片。 采访组:“湫湖大米”具有什么优良特性?采取哪些措施来扩大知名度和占有率? 陈传海:湫湖大米,产自国家重点湿地石臼湖畔,种植基地土地肥、水源清、生态好,原粮主要为江苏省农科院培育的南粳系列品种,采用恒温烘干和国内先进的生产设备,经多道工艺加工而成,米粒完整洁白,米饭清香柔糯,冷而不硬口感好。可是,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湫湖大米”一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令人尴尬。为此我们积极组织在本地线下宣传推介活动,拓展本地市场。2020年7月25日,在江苏省会议中心召开溧水区“中国好粮油”首届推介发布会,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张生彬、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专职副局长徐震中等领导和袁建教授等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参会演讲,发布《湫湖大米团体标准》和《质量管理及控制办法》,向外展示了溧水粮食产品形象和未来发展规划。10月24日,在溧水农民丰收节上,邀请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所原所长王才林现场推荐优质大米。还分别在南京新港粮油食品市场、南京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众彩物流)等地举办多场“湫湖大米”宣传对接会,以扎实工作做好敲门引路的作用。另一方面,深入传统销区,巩固和扩大市场。12月15日,到宁波庄桥粮油批发市场举办“2020南京溧水•中国好粮油(宁波)推介会”,吸引了宁波当地50余家粮食销售企业负责人前来洽谈合作。在做好线下推介同时,建立了“湫湖大米”网站、微商城、微信小程序,通过报纸、电视、墙宣、画册等各种媒体渠道宣传,扩大市场覆盖面。 采访组:作为 “秋湖大米”区域品牌建设的骨干企业,晶健米业有没有从中受益,获得哪些成果? 沈爱保:我区政府引导、协会牵头、企业参与,共同建设“湫湖大米”公共品牌,这是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重要战略举措。作为本地主要稻米加工企业之一,晶健米业坚决拥护、大力支持和全面参与。区里成立行业协会,我们企业好像就有了娘家。通过协会自律,改变过去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现象,大家为了振兴稻米品牌这一个共同目标,劲往一处使,这样行业就形成合力。《湫湖大米团体标准》及《质量管理和控制办法》,给每个企业提供了品质控制的基本遵循,形成保障湫湖大米品质的统一标尺。按照这个标准和办法,我们晶健大米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获“江苏好大米特等奖”、“南京好大米特等奖”,今年就荣获了“江苏好粮油”称号,并跻身“苏米核心企业”、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和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协会对“秋湖大米”包装统一设计出新,“品湫湖大米,享健康生活”成为统一口号,我打个比方,原来是游击队,现在是正规军,统一着装,步调一致。近两年,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区里在南京、宁波、上海等地举办多场推介会,提高了“湫湖大米”的知名度,扩大了影响力。今年晶健大米订单多、产销旺,已经超过7万吨,获得前所未有的佳绩。我们园区内的企业都受益于“中国好粮油”行动和“湫湖大米”公共品牌建设,衷心感谢政府部门对我们企业的支持和帮助。 采访组:溧水“优质粮食工程”方兴未艾,“湫湖大米”品牌建设势头正劲。“十四五”粮食产业发展怎么擘画的? 杨昌棉:“十四五”是溧水粮食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将围绕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南京南部中心,健康活力新城”战略定位,贯彻落实省、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各项决策布署,立足新起点,贯彻新理念,以确保粮食安全为中心,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产,量质并重,全面完善和升级粮食基础设施,用现代化设施保障高质量发展;二是继续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建设,“五优联动”,充分发挥沙塘庵产业园的集聚效应,全产业链贯通高质量发展;三是走“品种-品质-品牌”之路,扩展“湫湖大米”品牌内涵和外延,推动健全质量追溯体系,丰富田园文化,筹划建设中国南京粮食历史文化博物馆,增强“湫湖大米”竞争力,以公共品牌引领高质量发展。 |
![]() |
![]() |